其實蠻早就決定要考這個獎學金,這個念頭是怎麼來的,年代遙遠不可考(?)
可能是從高中就一直有在關注留學的資訊,特別是不定期會看Jstudy這本雜誌,雖然很多是語言學校的資訊,但也有很多關於大學、研究所的留學的資訊。
以下是整個自己準備的流程:
儘早了解這個考試內容、準備方式→做好時間規劃→準備→考試
2012年:N2合格
2013年3月~2014年2月:大二下~大三上在日本交換留學兩學期。(交換真的可以累積各種經驗)
2013年12月:在日本考JLPT,N1合格
2014年2月回國後:大三下~大四上修學校學分、蒐集研究所資訊、找想要讀的科系、老師
2015年2月:備齊需要的教科書、歷屆考題開始準備EJU、確定要報考的學校
(當時決定要報考的有:慶應大學政策科學、北海道大學觀光學院)
2015年2月-6月:準備EJU考試、大四下修最後的10多學分
6月20日:EJU(前一週還去日本看演唱會請勿模仿)
由於慶應大學不需要親自到日本考試,所以成為第一個試試看的學校。出願有兩次,分別是5月和10月。
既然有兩次當然就先試一次,以防萬一(?
所以為了趕5月出願,4月的連假,埋在電腦前面把研究計畫寫完了。
2015年7月:慶應大學政策科學放榜合格所以交資料時就已經有附上入學許可。
2015年8月:完全是初試過了才動筆重寫新的研究計畫,然後今年只有兩週時間XD根本整人
不過蠻慶幸因為之前已經有寫過舊版,所以儘管大修改,還是有已經準備過的先行研究可以繼續用。
雖然因為太倉促,被面試官質疑研究計畫真的有給日本人改過嗎....
2015年9月20日:面試
個人學習背景
N1考了三次,合格兩次。非日文系,應屆社科類學系畢業。但是研究所選了領域和大學不一樣。大學期間曾赴日交換一年。
日文學了五年,比較正規在補習班學大概是三年多。學到最多還是交換的那一年,無論是課程還是日常生活。
初試準備
這裏也順便推薦一個讀書的app:studyplus,很多日文書籍可以刷條碼直接登錄在自己的書櫃,然後可以計時自己讀書狀況。
也可以看自己讀各科的時間分配,最大好處就是可以鞭策自己一週至少要讀到多少,特別是假日一整天有沒有好好運用時間。
複試準備
由於七月就開始研究助理的工作,還到處出差,是到收到成績單才開始準備資料的(請勿模仿)
體健:推薦馬偕醫院,環境好,速度快,效率高。不會特別貴。
研究計畫:因為我真的不太會寫,硬擠出來的(大概考官有原諒我是大學生....)
其實有買一些版上推薦的書籍,但是說真的看了也沒有比較會寫(人的問題....)
基本格式等其實網路上就找得到。也可以找相同領域的人怎麼寫,依樣畫葫蘆。
http://例文.net/archives/00660.html
http://wenku.baidu.com/view/33416dc549649b6648d747...
其餘的可以再google一下囉~~
不過我覺得保持對自己領域的關心還蠻重要的,了解這個領域的大小事(我是寫觀光領域的政策,也持續對相關的新聞有關注)
所以面試也有被問到一些對相關觀光人數的看法等等,就有機會展現自己有涉略。
面試:按照歷年的考古題問答去準備。其實每年好像也都問那些,圍繞在研究計劃上。
詳細記錄→
謝天謝地雖然今年少了4個名額,順利合格,感謝所有人。(長略
以上。希望直接去讀碩一不會太慘,囧